平江南門官岑 始遷祖友楠公,元延祐2年(1315)自岳陽遷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3431人。 |
桃源巖橋坪 始遷祖安朝公,原籍豐城,宦游至常德,明洪武年間攜其四子遷于桃源北上七里村。至1948年,已傳18代,全族人口約200余人,分布于高東、溫泉、莫溪等處。清道光17年(1837)建宗祠于巖橋坪。族譜創修于1920年。 |
桃源陬市 始遷祖春陽公,原籍侯官(福州),清雍正2年(1724)官驃騎將軍,后落業于桃源東陬市上街。至1948年,已傳11代,全族人口約500余人,分布于城、漆家河、傅家峪及常德等地。宗祠在城西街。族譜創修于清光緒24年(1898)。 |
福建傅氏始祖: 百一郎、念九郎:南宋初遷居福建汀州上杭縣治,其三世孫念九郎,后自邑治遷縣南之白砂,為上福建傅氏始祖。 |
武榮傅氏始祖: 傅寶:唐僖宗光啟間避地人閩。為武榮傅氏始祖。 |
傅懷松,泉州南安縣人,于明洪熙元年(1425)遷入海陽縣仙樂鄉(今彩塘)。傅華瑤于明嘉靖45年(1566)由潮州城遷居潮陽縣海門。 |
龍巖市連城縣、三明市寧化縣 仕榮公十八世以下:開宗明義 家道自興 維紀振綱 源遠慶大 |
龍巖市江山村(聚星堂) 始遷祖傅元香元朝末年遷入。 元永成德 均仁道廷 尚嘉仕文 應義智興 位正友和 肇世綿昌 慶增進福 大震俊良 光中燿國 精品垂楊 若相可舉 秉禮名章 貌容清秀 萬載延長 |
龍巖市連城縣朋口鎮馬埔村 傅漢生后裔,八世長珦公的后裔遷到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炮臺鎮燈四村。 |
龍巖市(蟠龍堂) 崇明文與美 奇正偉良會 日中厚可尚 懋修肇萬世 蔚起鐘英材 典型仰先哲 式谷裕宏謀 億復揚祖烈 |
龍巖市上杭縣蛟洋鎮 傅*華 十八世 傅起蛟 克圣公五子,字鴻陵,配林氏,歿貴州下司。 傅鴻裁 顯章公五子,住貴州下司,配劉氏,歿下司,子二貴源、佳源。 傅鴻珂 裕松公次子,住貴州下司,配金氏,子四顯宗、揚宗、超宗、揆宗。 十九世 傅范宗 鴻琬公長子,歿貴州下司。 傅占豪 日永公三子,移貴州下司,配黃氏,子一紹興。 傅占祿 日昭公長子,移貴州下司,配張氏,生子;繼陳氏,子二馨蘭、瑞蘭。 二十世 傅燦堂 達邦公長子,字辛豐,號盈軒,授職徒九,配張氏,住貴州都勻麻哈洲屬下司,子意興。 傅載興 七子:瓊芳、秋芳、桂芳(葬貴州)、燦芳(葬河南)、文芳(葬河南)、庭芳(葬貴州)、玉芳(葬湖南洪江小對河小萊溪,今洪江古商城) 二十一世 傅庭芳 載興公子,葬貴州,子二炳兆、麟兆,葬王寨龍塘和王寨大河對面 景洞公房(如揚公次子)邦興公早年去貴州經商一去不返,家中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
龍巖市上杭縣白砂鎮大料村石科三組 傅*衛 二十二世祖傅道平生四子,長子以勛,次子以昌,三子以亮,四子以鏡。 傅以勛于明國初到浙江半山里。 |
龍巖市長汀濯田鎮街上村 傅*坤 福建連城上杭一帶十七世元九公遷入成功里,墓碑上堂號“清河堂”。 |
連城縣宣和鄉中田村黃坑 傅*長 旺壽福萬良兆廷宗昌金其來 原福建汀洲府長汀縣黃文鄉中田村黃坑,堂號清河。 十一世祖世相公生三子,旺貞、旺興、旺圓,旺圓公遷至浙江龍游縣喜雀窠。 |
南平市建陽 白沙坑遠榮昌仁 義禮智信 福壽康凝 恭敬慈讓 寬和簡諒 孝友忠良 富貴永芳 |
南平市建陽區小湖鄭墩村 祖籍浙江,清河堂。 才思作相 學能安邦 根本遠大 永繼前光 |
南平市邵武市 傅*峰 從廣東梅遷移福建邵武。 文明良金玉 |
邵武市 南宋開始的字輩:賜榮富貴欽 恩隆念廣仲 顯融文茂盛 賢仁勝積興 |
閩邵武傅氏字輩:學肇大為德建基崇理 |
南平市武夷山市興田鎮 傅桂花 祖籍江西南城,祖父傅樂俞是江西九江的郎中,奶奶姓李,父親傅紹先從小在外婆家長大,后曰本大轟炸,父親一人7歲逃難到福建武夷山。 |
南平市建甌市 開天其跡 |
蛟洋上崇頭則林衍慶長, 福汀道松香, 汝學模良篤, 德財永裔昌. 龍巖市上杭市 嘉齡衍慶長 福廣道松香 |
龍邱傅氏 傅逵:先世清河人,唐末同信州鉛山遷撫州南城,至其孫,別為仁義禮智信五大支,又閱二十一世,時當明季,禮房下思義、思能、思誠、思美、思玉兄弟,信房之量盛,先后由南豐遷來龍游,分居北鄉之等地。為龍邱傅氏始祖。 |
三明市將樂縣白蓮鎮白蓮村 傅*春 一世 敏公:世居江東和州,于唐德宗時卜居江西鐵樹觀觀藪樹下生九子:友俞、友添、友祐、友高、友規、友德、友海、友從、友福。 二世 友德公:生兩子,次子文貴 三世 文貴公:生五子,次子添瑞 四世 添瑞公:生三子,小一、小二、小三。長興元年江南江北大亂,添瑞公帶領男婦三十余人過江前往福建避難,長興四年癸巳歲在邵武轄下泰寧開善上保大軍坡頭三官堂前枇杷樹下起大屋一所坐西向東四山拱聚中心一穴五里三星石為記,清泰二年于本處蜈蚣山下架立菴宇一所取名崇光寺。 |
三明市建寧縣黃雙洲 傅* 18987766877 寧都 |
漳州市龍海市九湖鎮、漳州市薌城區√ 傅冬林 傅翼(1888一1952)字西屏,生于重慶酉陽,是原國民黨72軍中將軍長。1941年任新篇15師師長時,參加了江西上高對日作戰,期間到老家拿走1925年修訂族譜一本。 傅翼公祖父高天(夫婦同葬酉陽翠屏山)和其弟高地、高人,同在原四川酉陽經商,后高人與子麟著回老家(原江西省臨江府清江縣太平鄉荒坑村,現江西省樟樹市昌傅鎮上坑村)歸業。 三十二世:傅生穎(字聰和)、傅生義(字禮和)、傅生厚(字坤和)、傅生萌(字育和),四堂兄弟祖籍江西臨江府清江太平鄉荒坑村(現江西樟樹市昌傅鎮上坑村)。因父輩在此經商,四祖公生于四川夔州府寧廠(寧邑)鐵爐垻桃園子(現重慶奉節),于1925年已上祖族譜。 署令嗣君文 詢淑剛屠艮 郎承天曰翁 常思薛應維 秀栢爾如紋 芫大宗高麟 隆生榮先 |
汀州忠厚全家慶,大約第27代,康熙年間遷浙江龍游來的,是忠肅公后裔 |
泉州市南安市侖蒼鎮大泳村 傅*榮 泉州市南安市豐州鎮溪豐村 泉州市桃源 夫卿理世 朝士侯伯 若維孫子 仰承懋績 于以昭之 尚其有及 修和肇啟 景瑞斯興 裕文建武 奕冀恒升自開閩始祖傅實第二十三世“夫”字起依次傳承,祖地南安市、晉江市、安溪縣等地傅姓廣泛使用,分布: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或地區。 光宗祚永 樹德祥興 世隆學懋 爵紹祖紳 公忠建績 景運賢臣 厚汝福慶 謙和為先 文明富有 應萬斯年 注:此字輩自開閩始祖傅實第三十一世“光”字起依次傳承。祖地仙游、龍溪等地傅姓廣泛使用,分布: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或地區。 傅實,(866 -926年)傅善興之子,傅說六十九世孫。傅姓開閩始祖,字仲誠,行十一,生于唐咸通七年,丙戌年正月初五日,卒于后唐同光四年十一月初九,享年61歲。祖籍山東濟州,因黃河改道,遷居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梓里村。傅實之從兄傅筍,登會昌六年進士一甲二名,歷階至昭義軍節度使。按唐朝后期慣例,節度使缺位或不能治事,可推本使之子弟或部將為留后。然后,朝廷正式授之。傅實因此得承節度使之職。唐僖宗皇帝,耳聞傅實,年少英俊,文韜武略,特旨召見。僖宗見傅實,年齡與自己相仿,儀表風姿秀整,一見傾心,遂授予威武軍節度招討使,建州都押衙,并賜唐太宗的畫像一幀,以示榮寵,而慰遠行。當時福建是唐中央恃為財富來源的重要地方之一,必須安撫、穩定。唐室敕趙國公鎮入閩,鎮舉實為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 880年)傅實奉敕入閩。適泉州刺史,驕傲不法,縱其徒為郡人患,傅實即進兵泉州逐之。一劍南來,閩疆平亂,干戈永息,威震宇內。唐王敕賜銀印青綬,銜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這是傅姓住宅大門匾上所書的銀青衍派的由來),傅實初建第于泉州仁風門外,皇山南麓東湖之濱。旋于中和間聘紫云黃守恭五世孫女為夫人(敕封咸寧郡正一品夫人,生于咸通丁亥年(公元 867年)七月初二日,卒于后唐天成五年(公元930年)九月初五日,享年六十四歲)。傅實偕夫人,帶隊伍入南安,駐扎于武榮之周井堡,卜地建第于蓮花峰背面之蓮花湖。并建唐王宮,供奉唐太宗的泥塑雕像。每早按儀朝拜,元宵節,亦按長安(唐王朝帝都)結燈儀式,點綴升平,與民同樂,祝圣天子萬年,以答謝浩蕩之皇恩。年復一年,延續至今。譜寫了福建元宵點燈,始于南安豐州桃源的悠久史篇,傅實,還建蓮花巖,法華寺,重修延福寺,龍興寺,歐陽行周書室,九日山傅筍讀書處。有賦贊曰:一劍南來,安民定疆。武榮播澤、版筑傳芳。一世 傅實:為福建傅姓一世祖。子八。二世 長:居中,官左侍禁,居晉江安海傅林別業,后徙陽山、內砦(今賴厝),分派泉州后城承天池亭;次:居獻,官左侍禁。居南安豐州桃源周井堡 ,分拓晉江倉前、坎井、朵橋、崎兜、田頭觀音亭;羅東的潭溪、梅山的新蘭傅厝、九都的街仔傅厝、南安美林辦事處的月埔、俊后、橫山;柳城街道辦事處的東山、水頭鎮仁福傅厝、東田鎮的鳳巢、豐州鎮的溪口、浦頭、大坑、霞美鎮的西山、錦堂、田后、康美鎮的過溝、小坂、東山后、莊內、埯內、塘仔岸、泉州鯉城的大錦田、山后傅、蔡塘坑;三:仁遠,居晉江石湖分派瑤湖、祥芝、前殿、東店港前;四:仁裔,官金吾左衛大將軍,居仙游羅峰(今仙游賴店)衍派尤溪、福清、廣東,五:仁濟,居仙游臘村,徙居江西建昌軍,分派光澤、建陽、上杭;六:仁坦。居漳州長泰,分派安溪洋內,登虎榜、廣東潮州、海陽、仙樂;七:仁和。居連江后溪。分派福州、浙江、建寧;八:仁育。居漳州白蕉湖、分派漳平、廣東。其后綿綿世胄,子孫蕃衍,為簪纓昌盛之族。僅宋代,載于府、縣志的進士九十三人,文天祥為書"忠孝廉節"以彰之,四個大字,尚臨摹于桃源傅姓大宗祠里的墻壁上。明朝登進士三十六人、舉人三十四人(其中武舉人五人),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會元傅夏器、御稱:"弱冠已破萬卷,文章前所未有。"南安定撰聯:"泉山名姓無雙本,南邑文章第一家"。清朝、登進士十五人(其中武進士四人),舉人七十六人(其中武舉人二十八人)。傅姓桃源大宗祠里的一幅楹聯:"公候將相忠貞奕世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聯魁步玉臺。"昭穆傅姓始祖傅說,生于殷商時期,蕃衍至傅實(第六十九世)。 |
泉州市安溪蓬萊鎮蓬星村登虎榜 傅*民 第九世享毅公 第十世五兄弟,敦抱、敦居、敦郡、敦旺、敦登 第十一世十兄弟,士顒、士秩、士曰、士合、士煥、士協、士三、士渾、士詢、士括、士嚮。 到十二世,一房去了臺南,一房去了福建三明市沙,流傳一句話“永安沙趴鼎尾大橋頭”。 |
泉州市晉江市青新干部第一社 傅* 傅維牛是正桃源祖,20一30歲時離開桃源到泉州。 |
泉州市洪瀨鎮 傅*鵬 清末五兄弟因事離開祖籍地福建省南安市豐州鎮溪口村霞美角。 老大若?和(老三若?或老四)離至浙江一帶生活,解放前期間有一脈來南安洪瀨鎮二伯公若槽和五叔公,老三或老四離至漳州謀生。 |
福州市西門傅厝里 本支宗始祖傅應春,為避戰亂,先祖傅有光、傅有天、傅有達三兄弟約于清康熙53年(1715年)從江西進賢縣移居福州西門外定居,被譽為“福州西門傅” 應孔孟廷訓 紹謨烈家聲 遵盛朝典則 敬宗祖章程 本慈仁信智 志孝友忠貞 維詩書濟美 可奕世揚名 |
福州市閩清縣梅溪鎮石鄭村 傅克欽為十八世,紹字輩十九世。 |
莆田市 恩師漢復興 子孫發達 藺桂廷芳 |
|
莆田市仙游市 有一支是念七郎公后裔 字輩應該有個“居” |
莆田市仙游縣 先祖分是從1246開始至今。我祖公是三門峽那邊過來的。 |